五大細節(jié) 助你挑選銀行理財產品

訊石光通訊網 2009/3/9 15:21:17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銀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銀行已不再只是存錢取錢的錢柜了,像發(fā)行理財產品、個人理財服務、家庭理財服務都成了銀行常規(guī)的金融服務項目。但銀行理財產品畢竟不同于傳統(tǒng)儲蓄,并不是都能達到宣傳上標明的預期收益。如何選準誠信且符合預期收益的理財產品?在3.15即將到來之際,本報特聯合銀行理財專家歸結出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幫助獨具慧眼的市民尋覓到真正的理財寶藏。

  細節(jié)一:認清產品類型

  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分類方法不同,種類也很多。銀行理財產品往往分為保證收益型和非保證收益型。此外也分為固定收益型和浮動收益型。以保證收益型的理財產品為例,由于風險小,因此收益率也相對偏低,目前主要是貨幣型和債券類。

  中信銀行理財師王瑞錦建議,投資者在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時,應首先弄清楚產品類型、風險多大、什么樣的情況會導致虧損,同時再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等因素,選擇適合的理財產品。一般而言,建議初次購買理財產品的客戶,尤其是中老年客戶,可以先考慮保證收益型理財產品,或者固定收益型產品。

  細節(jié)二:看清產品投資對象

  所謂看清產品投資對象,就是要了解產品投資的掛鉤對象,因為產品的預期收益往往是根據投資市場的表現來決定,其中,這些投資品種包括匯率、利率、黃金、信托項目等等。

  王瑞錦表示,在不同時期、不同市場環(huán)境下會有不同選擇,這需要投資者自己判斷。如果投資者看好某些投資領域但不懂操作技巧,不愿冒太大風險,或無法直接進行投資,就可以選擇掛鉤這些領域的理財產品。

  細節(jié)三:明確產品流動性

  隨著金融危機爆發(fā),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手握現金、保持流動性已成為最熱門的現金管理策略,而這一思路也滲入了銀行理財產品領域。

  王瑞錦建議,投資者在選擇投資品種時,首先要對資金利用時間有明確估計。對個人投資者來說,理財產品的期限一般不宜過長,建議投資者認真考慮流動性問題,例如是否享有提前贖回權等。流動性安排不但給投資者在產品虧損時及時止損的機會,且在產品市值直線上升時投資者可兌現收益,落袋為安。

  細節(jié)四:看清收益關鍵字

  在確定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及理財產品風險等級后,投資者要認清預期收益。值得注意的是,一定不要把預期收益錯當實際收益,預期收益是銀行認為在正常的市場走勢下獲得的收益,銀行并沒有保證支付義務。

  某些銀行為了使預期收益顯得好看,其理財產品說明書上還將整個產品存續(xù)期的總收益寫上,比如說一個5年期的產品收益率為50%,那么其年收益率約為10%,投資者在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時要多留意“預期收益”或“年收益率”之類的關鍵字眼。

  細節(jié)五:仔細對比收益率

  市民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常會面臨如何在不同期限的同類產品中,選擇高收益的理財產品。王瑞錦表示,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只要自己注意收益率的計算方法就可以解決這樣的難題。

  以一款年收益率為6%和一款15個月到期收益率為7%的理財產品為例,從絕對收益來看15個月的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明顯更高,但通過簡單計算實際收益便一目了然:把后一款產品15個月的收益率換成年收益率,僅為7%×12/15=5.6%,收益低于前一種產品。

新聞來源:四川在線-天府早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