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英偉達CPO技術:漫長征程的第一步

摘要:英偉達CPO技術標志著其在光通信領域的重要一步,盡管短期內對光模塊市場的影響有限,但其長期潛力不可忽視。通過引入新型微環(huán)調制器和與臺積電等合作伙伴的緊密協作,英偉達正在為未來的高性能計算和AI基礎設施奠定基礎。

  ICC 在GTC大會的傳聞被證實后,英偉達正式發(fā)布了面向InfiniBand和以太網的共封裝光學(CPO)交換機,分別命名為Quantum-X Photonics和Spectrum-X Photonics。其中,InfiniBand CPO將于2025年下半年上市,以太網CPO則計劃于2026年下半年推出。需要注意的是,CPO將作為可選方案——英偉達將繼續(xù)提供支持可插拔模塊的交換機系統(tǒng)。

  盡管CPO技術此前普及緩慢,但英偉達仍決定邁出這一步。首要原因是節(jié)能。黃仁勛在主題演講中強調,CPO可將每1.6T端口的功耗從30W(可插拔光模塊)降至9W,降幅達70%。

  英偉達的CPO基于新型微環(huán)調制器(MRM),進一步提升了能效。博通的CPO技術通過移除DSP實現了50%的功耗降低,但其基于馬赫-曾德爾調制器(MZM)——這是光模塊中的標準組件。

  該技術的核心組件包括由臺積電(TSMC)制造的電子和光子集成電路,并以3D堆疊方式組裝。臺積電的緊湊型通用光子引擎(COUPE)技術包含用于表面耦合光纖陣列的微透鏡。在Quantum-X光子平臺中,光學引擎通過中介層與交換機ASIC連接。英偉達未透露各組件的具體作用,但其CPO合作伙伴包括波若威、Coherent、Corning、Fabrinet、富士康、Lumentum、扇港、SPIL、住友、天孚和臺積電。

  光模塊廠商可暫時松一口氣——至少未來幾年如此。英偉達的首款CPO設計是InfiniBand交換機,而該協議在公司的AI戰(zhàn)略中已退居次席,以太網成為主導。事實上,Quantum-X Photonics甚至未出現在英偉達的路線圖中。此外,英偉達已推出支持1.6T光模塊的Quantum-X800系統(tǒng),因此首批CPO部署可能用于內部集群。Quantum-X Photonics將作為技術驗證的重要一步,但對光模塊需求的影響有限。

  黃仁勛稱Spectrum-X為“巨大成功”,因其將以太網提升至InfiniBand水平。他表示,Spectrum-X將在Rubin時代連接“數十萬個”GPU。盡管未公布具體差異,但Spectrum-X采用了與Quantum-X不同的設計,可能代表第二代技術。

  英偉達的加入為CPO技術注入新動力。自2021年起,博通一直是CPO的主要推動者。到2027年,兩家公司預計將量產200G/通道的CPO交換機,推動生態(tài)系統(tǒng)成熟。

  Scale-out網絡是CPO技術的低風險切入點,但Scale-up光互連更為關鍵。專家混合模型(MoE)的快速響應需依賴跨GPU的專家并行計算。黃仁勛解釋了吞吐量與響應時間的平衡,并舉例說明最佳方案需64個GPU并行處理單個專家任務。Blackwell架構的NVL72機架通過NVLink在無源銅背板上構建72-GPU集群。英偉達計劃在2026年下半年的Vera Rubin NVL144中采用類似設計,無源電纜數量或翻倍。

  英偉達未透露Rubin Ultra NVL576的細節(jié),但其Kyber機架布局對NVLink互連提出新要求。盡管144個GPU可封裝于單一機架(最大傳輸距離約2米),但路線圖未提及Feynman的NVLink規(guī)模——業(yè)界認為其將擴展至多機架,屆時需引入光學技術。

  英偉達于2022年GTC大會首次公布光纖NVLink計劃,并內部構建了至少一個集群。但因重定時光模塊的高功耗,該技術未能推廣。移除DSP是進步,但仍需持續(xù)改進。這解釋了英偉達為何冒險采用MRM等新技術??紤]到提升網絡的重要性,該公司可能正在研發(fā)多種光學技術。

  NVLink CPO計劃于2028年推出,為英偉達留出兩代時間驗證擴展網絡技術。此舉將降低GPU轉向CPO的風險——這只是時間問題。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非是否會發(fā)生的問題。

  研究報告全文可登錄LightCounting訂閱頁面查看:https://www.lightcounting.com/login

內容來自:訊石光通訊網
本文地址:http://m.huaquanjd.cn//Site/CN/News/2025/03/21/20250321013138879467.htm 轉載請保留文章出處
關鍵字:
文章標題:英偉達CPO技術:漫長征程的第一步
1、凡本網注明“來源:訊石光通訊網”及標有原創(chuà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訊石光通訊網。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及鏡像,違者必究。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我方內容的單位,也必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本站來源。
2、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訊石光通訊網)”的作品,均為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因可能存在第三方轉載無法確定原網地址,若作品內容、版權爭議和其它問題,請聯系本網,將第一時間刪除。
聯系方式:訊石光通訊網新聞中心 電話:0755-82960080-168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