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石光通訊咨詢網】在國家推動的光纖到戶、三網融合的大背景下,光通信無源器件行業(yè)開始走入又一個春天,其中光纖熔融拉錐式的耦合器也開始出現批量性的需求,盡管
PLC產品對其沖擊很大,但是熔融式的耦合器在低通道類、非均分類、多模系列、波分復用系列等種類產品方面,在附加損耗(EL)、回波損耗(RL)等性能指標方面,以及成本方面都還有著PLC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因耦合器件產能提升的需求,也相應的帶動對熔融拉錐機的需求,國產熔融拉錐機有著較高的性價比、貼近國人的操作習慣等特點,正源源不斷地供應著各種耦合器廠家。
筆者今年5月底有機會對南京、上海、山東等地的
光纖熔融拉錐機生產廠家進行了實地調研,本文將結合筆者在耦合器制作方面的經驗,就國產
光纖熔融拉錐機的軟硬件進行綜合闡述。個人觀點,僅供參考?。ㄒ韵戮环奖憔唧w提及國內拉錐機生產廠家的名稱)
一、 硬件方面
1 、 熔融拉錐機的主拉伸機構:
熔融拉錐機生產廠家都意識到主拉伸機構的重要性,所以各拉錐機廠家在這方面較為關注!其中步進電機、絲桿組件等關鍵部件的選擇或優(yōu)化組合將決定拉錐機主要性能,有的廠家直接采用日本主拉伸平臺部件、有采用“進口電機+關節(jié)軸承+進口滾珠絲桿”、也有采用“進口電機+雙螺紋進口絲桿”等組合部件,大大增強了熔融拉錐機主拉伸機構的拉伸精度以及運行的平穩(wěn)度。
2、 一道封裝機構:
一道封裝機構有以下幾點重要因素必須考慮到位:
A、 一道封裝機構運行精度和每次槽口到位的一致性,是衡量一道封裝機構的重要指標。解決了這種問題將有效避免封裝機構上升時因運行精度不足對熔錐區(qū)的細微碰撞,或膠水的封裝不良,或裸纖出纖位置的不一致,造成產品可靠性的隱患,以及反復調整封裝機構槽口與拉錐區(qū)前后左右、傾斜角度所帶來的降低生產效率的問題。
B、 一道封裝機構的石英基板夾持方式,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國產拉錐機普遍采用真空吸附的夾持方式;
C、 一道封裝機構的加熱裝置,國產拉錐機雖然普遍采用電熱絲兩端加熱的方式,但是對溫度的設置與監(jiān)控各不相同,多數是靠設置工作電壓的方式控制電熱絲的溫度,顯得不直觀,也不法實時監(jiān)控,只有一家上海楊浦區(qū)的拉錐機廠家做得比較到位,既可直接設置加熱溫度,又有內置探頭實時監(jiān)控溫度,避免了操作者外部定期監(jiān)控封裝臺溫度繁瑣操作。
電熱絲加熱裝置缺點是,難以制作外形尺寸較小的耦合器,筆者的建議是采用加熱片的方式。
3、 光纖夾持機構:
目前拉錐機在光纖夾持方面,主要有兩種方式:真空吸附式和V型槽的磁鐵壓接式,基本對應兩種拉錐的制作工藝“打結熔拉”與“平行熔拉”。這兩種拉錐工藝各有優(yōu)缺點,大家也褒貶不一,不過主流開始趨于偏向平行熔拉工藝,這是出于對產品長期可靠性的考慮。
目前的拉錐機廠家普通采用真空吸附式光纖無損的夾持方式,方向是正確的,但是為了滿足耦合器廠家對“平行熔拉“的需求,大家多數是增加配備光纖并攏夾具,反而降低了拉錐生產效率,增加了光纖的硬接觸,同時并不一定能保證兩根光纖的的錐區(qū)100%熔合在一起(尤其是在制作Tap類產品時),產品隱患非常多。筆者就此項問題,給出“真空吸附+光纖V型夾持”的建議,基本上可以即達到“平行熔拉”的需求,又解決了以上拉錐隱患,部分拉錐機廠家欣然表示可以嘗試開發(fā)。
4、 拉錐機組件的整合
拉錐機的部件較多,除了本身必須的組件外,外圍的光開關、氣體流量控制器、PDL測試儀,甚至電腦主機(工控機)等,已經被拉錐機廠家部分或全部地整合進入拉錐機內部,集成度較高,若能解決組件之間的電磁干擾問題將是不錯的拉錐機!
二、 軟件方面:
1、 人機對話界面的優(yōu)化
本次看到的拉錐機廠家在拉錐操作界面,無論是操作的便利性,還是拉錐界面的美觀度,都多少有些不足,有的過于簡單,有的功能多得令人咋舌(部分功能又不適用),這多數是由于軟件設計者沒有或很少親自動手進行拉錐操作的實踐有關系。在這方面筆者建議軟件工程師多看看網絡游戲的游戲界面是“如何實現人機對話”的,再多動手實際操作拉錐軟件并多與拉錐操作者進行交流。
2、 拉錐后半產品相關測試值的保存
這方面各相關拉錐機廠商似乎都沒有意識到其重要性,數據保存功能都有,但是一般都保存在Excel電子表格中,甚至有保存在“記事本”中。這實際上是拉錐機制造者與拉錐機使用者溝通上的脫節(jié)!在耦合器生產廠家,一方面出于對操作員拉錐產品數據調用與分析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也是出于增加產品制程追溯性的需要,都要求將拉錐后半成品的相關實時測試的指標予以保存到數據庫中,無論是保存在Access或SQL數據庫均可。
3、 拉錐參數設置的權限
目前多數拉錐機生產廠家在拉錐參數設置方面是開放式的,對拉錐機的調試比較方便,但是調試好的參數容易被普通操作者隨意進行修改設置,造成拉錐機運行的不穩(wěn)定,或者普通操作者在計件的激勵下,會出現隨意修改膠水的加熱時間、溫度的不可控因素,從而造成產品的質量隱患。所以筆者建議各拉錐機廠家增加這方面的登錄權限,以拉錐工程師身份登陸時,可以修改各種調機參數并進行保存,而以操作者身份登陸時,只有調用拉錐參數文件的權利。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有一家較大的光纖耦合器廠家,一直是以自主研發(fā)和生產拉錐機并滿足自身需求為主,拉錐機歷經多年的改進,其穩(wěn)定性、多樣性、員工操作的便利性、數據庫鏈接以及工藝制程的監(jiān)控方面做得比較到位,如果能在機臺的外觀、封裝機構的一致性、軟件操作界面的優(yōu)化方面再做一些改進的話,也將是一款不錯的拉錐機。
另外,在這次國產拉錐機的調研中,遇到一位從事拉錐機研究多年的老專家,他以一直科學審慎的方式設計制作拉錐機,其各種功能基本都是獨立控制,比如真空吸附的按鈕細化到四個、封裝機構加熱絲左右獨立控制等,對于從事光纖錐體結構相關產品研發(fā)性質的大專院所,倒是非常適合購買這種機臺,但對于追求拉錐效率的大規(guī)模耦合器生產廠家就不適合了。如果定位給耦合器廠家供應拉錐機,必須要在機臺外觀、功能的模組化、軟件操作的人性化方面下進行改進。
要想做好熔融拉錐機,必須集合光、機、電、軟件等各方面的精英人才,以團隊形式進行研發(fā)改進,這樣才能真正做出耦合器廠家喜愛的
光纖熔融拉錐機!而這次調研中,多多少少感覺到些許這方面的遺憾。但不管怎樣,筆者還是要向從事
光纖熔融拉錐機研究的廠家和研究者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