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2G退網大勢已成,物聯網的發(fā)展又會有什么樣的機遇呢?

摘要:物聯網的發(fā)展需要新的網絡,一波又一波的2G退網浪潮中,國內運營商還能淡定嗎?

  ICCSZ訊  物聯網的發(fā)展需要新的網絡,一波又一波的2G退網浪潮中,國內運營商還能淡定嗎?

  通信技術是在不斷演進的,而且隨著人們對網絡的需求越來越高,通信技術的演進速度也會越來越快,網絡技術的持續(xù)演進必定會帶來新舊網絡的迭代問題。因為舊有的網絡技術不僅不能很好的滿足新的應用需求,而且還占據著寶貴的頻譜資源,所以2G退網便是一個自然而然需要面對的問題。

  2G退網,這在全世界范圍來說已經是一個大趨勢,但是,之前很多人認為國內2G退網為時尚早,因為以中國移動為首的三大運營商積累了數以千萬計的2G用戶,2G被認為是一個“尾大不掉”的市場。但是近日,中國移動也對外發(fā)布了《關于部分國家和地區(qū)關閉2G網絡的公告》的通知。

  通知表示,隨著移動通信技術不斷進步,手機3/4G網絡日漸成熟并得到廣泛應用,部分國家和地區(qū)已正式關閉2G網絡,根據公告,包含新加坡、臺灣、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均關閉或者部分關閉了國境內的2G網絡。

  截止2017年7月1日確認的已關閉或即將關閉2G網絡的漫游地合作運營商如下:

  此前,中國移動一直對外宣稱不會放棄2G業(yè)務,但是,面臨全球2G退網的大潮,以及LPWAN技術的興起,移動此時發(fā)布這個公告實在令人玩味。

  2G為什么要退網

  算起來,我們覺得最“古老”的2G網絡運營了超過20年,隨著移動通信技術不斷進步,用戶需求持續(xù)升級,國外電信行業(yè)已出現2G關閉潮,中國2G網沒落已成必然趨勢;但2G網絡中所使用的優(yōu)質低頻資源,亦能在運營商的頻譜重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所以2G退網將會是一項不可逆轉的趨勢。

  從網絡技術特點來看,2G與最近興起的LPWAN技術有很多相同的業(yè)務承載,其中,LPWAN在覆蓋深度、連接數量、功耗方面有著明顯的優(yōu)勢,完全可以替代2G網絡。就目前來看,運營商2G網絡普遍存在通信體驗質量下降、投訴增多等情況,其原因歸根于設備陳舊且故障率高、設備輻射大且功耗高,以及相關設備廠商停止供應備品、備件造成維護困難等問題。此外,很多2G基站的單站收入已不抵運維費用,成為運營商運營維護的負擔。另一方面,4G語音業(yè)務應用也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VoLTE商用速度加快,據統(tǒng)計,過去3年全球VoLTE用戶增長15倍,2017年將達2.88億。目前我國300多個城市已經開展了VoLTE商用運營,用戶已超過3000萬。有了VoLTE,4G靠2G網絡來支撐語音的問題已得到解決。

  從終端變化的趨勢來看,2G終端占比將逐漸降低。2016年全球GSM / EDGE制式終端出貨量占比僅為18%,2017年將降到14%以下;領先的美國、日本市場已先后在2009年、2015年停止2G終端的銷售。2016年我國2G手機出貨量占比已經降低至不足6 %,且多為老人機、定制機、移動POS機、無線模塊等,而4G手機出貨占比已高達71.5%,2G手機正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對于運營商來講,數據業(yè)務是其未來增量、增收的根本。語音業(yè)務雖然存量較大,總體上還是穩(wěn)中有降,特別是2G業(yè)務收入更是快速下降,而承載在2G網絡上的基本屬于低端用戶,在數據業(yè)務市場競爭中不具備優(yōu)勢,成為“雞肋”。

  總的來說,2G網絡已經不能滿足新的市場需求,尤其在這個物聯網連接數量大爆發(fā)的前期,2G網絡已然成為了一道阻力。

  物聯網所面臨的新機遇

  最近幾年,物聯網的發(fā)展經歷了一個從炒作到理智再到行業(yè)人士重拾信心的過程。而人們在探索物聯網發(fā)展的過程中發(fā)現通信技術對于物聯網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既有的2G網絡在功耗、成本等方面已經完全滿足不了新的物聯網需求。所以2G退網對物聯網的長期發(fā)展是一件必要的事情。最近兩年以NB-IOT與eMTC為代表的LPWAN技術已經令物聯網從業(yè)者為之興奮,而蜂窩LPWAN網絡的部署的前提就是清除2G網絡。

  物聯網連接最大的特點就是低速率小數據,當然,在 LPWAN技術出現2G網絡也是一個替代方案,但是在LPWAN技術興起的時候,就需要老技術讓路,以便促進物聯網更加繁榮的發(fā)展。

  但是,需要重視的一個問題是目前2G已經積累的大量的用戶,在存量終端方面,中國聯通近期發(fā)布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物聯網連接數總數已超過2000萬;中國移動2015年度報告顯示,截止2015年底,中國移動全國范圍內的物聯網終端數已超過6200萬;中國電信雖未公布物聯網連接總數,但其最新半年報中披露上半年連接數凈增超過300萬。粗略估算,三大運營商目前已擁有的物聯網連接總數可能已達1億的規(guī)模。

  當然,2G退網,這龐大的存量是會帶來很多的阻力,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一龐大的連接量是2G網絡所開拓的物聯網基礎市場,既然2G已經可以使用,LPWAN技術也肯定可以使用,需要重點考量的是如何在這些2G設備向LPWAN網絡遷移的時候去進行相應補貼,以平衡掉老用戶網絡遷移過程所帶來的損失。

  在新興的物聯網市場,LPWAN也有著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尤其是在無線抄表、智能樓宇、智慧城市、智慧農業(yè)等應用領域有著龐大的藍海市場等著LPWAN去滲透。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2G退網也不是朝夕間就能完成的事情, AT&T早在2012年就已經在規(guī)劃停止2G服務,從規(guī)劃到最終退網花了5年的時間,目前國內的運營商已經在部分地區(qū)將2G退網或者減容,但最終退網估計也得好幾年之后,而物聯網的應用發(fā)展速度如何也將決定2G退網的速度。

【加入收藏夾】  【推薦給好友】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訊石光通訊咨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光通訊咨詢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我們誠邀媒體同行合作! 聯系方式:訊石光通訊咨詢網新聞中心 電話:0755-82960080-188   debison